【本文由“今天敲钟人不来”推荐,来自《量子通信许多老师讲得我晕晕乎乎,袁岚峰三言两语就解决了我的疑惑》评论区,标题为今天敲钟人不来添加】
袁岚峰的《量子信息简话》这一期我看了,发现我之前的所有理解都是正确的 。
我也同意他所说的量子这个名称起错了,不应起量子这个名称,我觉得改称“能级”这样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明白,特别是学化学的同学。
量子这个名称,乐橙lc8是哪里的平台,会使所有的人都认为它是一种粒子,但它偏偏是说微观粒子的能量特性,这些微粒的能量是一份份的,吸收和输出也是这样,就如青蛙上楼梯,吸收的能量能上一级楼梯那么就会稳定在那一能量级上,如果吸收的能量不够它上一级,那它还是会停留在那一级,不会有半级能量的情况,当吸收了多级的能量,那么,它就能可能由一个状态转变成另一个状态,比如由基态转变为激发态甚至原子态,就如青蛙跳上多级的楼梯然后上了一个楼层一样。
量子这个名称重点在“量”字上,而不在“子”字上,但大部分的人都将它理解在“子”字上,包括当初的我。
如果理解这个之后,再回个头去看高中的化学书,你就会发现,量子力学的一众大佬在书不不停的被提及,然后各种量子理论不停的科普,泡利、洪特、薛定谔这些如雷贯耳,如坐雾里,一众最外层电子如何在各能级之间跃迁(σ→σ*,n→σ*,π→π*,n→π*),电子轨道如何在吸收了这些能量后,进行了改变(跃迁),价电子如何变化、谁得失电子,为什么会是这么一个价态,吸收光谱就是这些被吸收的能量的量级,核磁共振就是这些能级变化的显示。
所有学过的轨道亚型,就是那些量子能级函数的波型,那些S轨道、P轨道、D、F轨道全是这些函数的波型(值域)。
其实量子力学的部分内容,在高中化学书中都科普了一次。
是不是十分奇怪,量子力学居然在化学书中科普,而不是在物理书中。
相关的主题文章: